Join us
加入我们
当前位置:

北京化工大学吕永琴课题组常年招聘

 

院校简介

北京化工大学成立于1958年,是新中国为“培养尖端科学发展所需的高级化工技术人才”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。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,国家“211工程”和“‘985’优势学科创新平台”重点建设院校,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,北京高科技大学联盟成员。北京化工大学在教育、科研、知识转移等方面成果优异。2023ESI世界大学排名第516名:全球前1‰学科2个(化学、材料科学),前1% 学科6个(工程学、生物学与生物化学、环境/生态学、地球科学、计算机科学、农业科学)。2023QS世界大学排名我校首次上榜:全球排名521-530名、中国大陆第29名。生物工程、化学工程与技术、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均进入顶尖学科行列。

 

学科建设

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031225日。学院建立了完整的本--博培养体系,共设有4个本科专业、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、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、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和国内首个生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。以生命学院为主体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和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%,生物安全学科入选北京市“高精尖”学科

 

研究平台

学院在绿色生物制造、生物资源与环境工程、合成生物学、生物医药和生物安全等领域拥有国内领先的科研实力,建设有教育部生物能源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、国家能源生物炼制研发中心、教育部生物炼制工程研究中心、北京市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、北京软物质高精尖中心—合成生物学分中心、北京化工大学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和北京化工大学—中日友好医院生物医学转化工程研究中心。

 

师资队伍

学院现有教师100余人,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国家“973”计划首席科学家、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国家级青年人才19人。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,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全面服务学生,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,省部级教学名师12

 

招聘信息

招聘方向

1)合成生物学、生物途径设计

2)酶工程、酶的固定化、仿生酶

3)光/电催化-生物催化耦合

4)金属有机框架材料、共价有机框架材料设计构建

5)分子印迹人工抗体设计合成、疾病诊疗

6)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

招聘岗位

1. 优秀青年人才

具有担当副教授以上职务岗位的任职能力和水平,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,胜任现有学科或新兴交叉学科某研究方向的带头人。

聘为副教授或见习教授,提供科研启动经费、周转房或相应租房补贴。

2. 青年优秀后备人才

具有担当见习副教授职务岗位的任职能力和水平,年龄一般不超过32周岁,可以胜任现有学科或新兴交叉学科研究方向的学术骨干。

聘为见习副教授,提供科研启动经费、租房补贴。

3. 师资博士后

具有担当师资博士后职务岗位的任职能力和水平,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,在研究领域方向具有较大潜力,未来可以胜任现有学科或新兴交叉学科研究方向的学术骨干。

聘为师资博士后,提供科研启动经费。

以及致力于相关研究方向研究的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,欢迎报考

投递方式

有意向者请将您的简历(包括:免冠照片、出生日期,本科至今的学习/工作经历,代表性论文、著作、项目、专利、奖项等教学科研成果、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)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至如下联系人:

课题组联系人:吕永琴

Emaillvyq@mail.buct.edu.cn


 

欢迎加入北京化工大学吕永琴课题组!我们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团队,致力于在科研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。我们正在寻找热情、有抱负的研究人员加入我们的团队,共同探索未知领域,挑战自我,实现梦想。

作为实验室的一员,您将有机会参与各种精彩的实验项目,与国内外优秀科研团队合作,学习先进的实验技术和方法,拓展学术视野,提升研究水平。我们相信,每一个有梦想、有才华的您,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,实现个人价值和梦想。

如果您对科研充满热情,渴望挑战和创新,欢迎加入我们的实验室!请将您的简历发送至我们的邮箱,我们期待与您共同开启科研之旅,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!

北京化工大学吕永琴课题组

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

 


Online message
在线留言
  • 姓名
  • 联系方式
  • 所在地区
  • 留言内容
提交
lvyq@mail.buct.edu.cn
联系方式
北京化工大学(BUCT)
单位
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5号
地址
吕永琴
博士 教授